当前位置:首页>标准法规

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GB 12489-90

Food addtive Morpholine fatty acid salt fruit wax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吗啉脂肪酸盐果蜡(以下简称CFW果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的各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吗啉脂肪酸盐为乳化剂、用天然动、植物蜡及水制成的CFW果蜡。
本品作为果蔬保鲜剂,涂敷在柑桔、苹果等果实表面,形成薄膜,以抑制果实呼吸,
防止内部水分蒸发,抵御微生物侵入。并能改善外观,提高商品价值,延长水果货架期。
吗啉脂肪酸盐化学结构式:
2 引用标准
GB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8450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 8451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棕褐色半透明的水溶性乳液。
3.2 CFW果蜡应下表要求:
────────────────────┬──────────────────
指 标 名 称 │ 指 标
────────────────────┼──────────────────
固化物含量,% │ 12~13
────────────────────┼──────────────────
粘度,Pa·s │ 0.0004~0.001
────────────────────┼──────────────────
灼烧残渣,% ≤ │ 0.2
────────────────────┼──────────────────
砷(As),% ≤ │ 0.0001
────────────────────┼──────────────────
重金属(以Pb计),% ≤ │ 0.002
────────────────────┼──────────────────
耐冷稳定性 │ 合 格
────────────────────┴──────────────────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其他特殊要求时,均使用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分
析纯试剂或相应纯度的水。
本标准所需杂质标准溶液、制剂与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 602、GB 603
之规定制备。
4.1 鉴别试验
4.1.1 试剂与溶液
4.1.1.1 四氯化碳;
4.1.1.2 盐酸:1→2溶液;
4.1.1.3 氢氧化钠:20%(m/m)溶液;
4.1.1.4 酚酞:10g/L乙醇溶液。
4.1.2 鉴别方法
4.1.2.1 取10g试样,加20mL1→2盐酸,在浴上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分离出固体物
A。在残液中加20%(m/m)氢氧化钠溶液,使呈碱性后进行蒸馏。搜集102~104℃馏分,
加1滴酚酞指示液,应呈现粉红色。
4.1.2.2 取约1g4.1.2.1中的固体物A于烧杯中,加5mL四氯化碳,在水浴上加热,固体物
A溶解。
4.2 固体物含量的测定
4.2.1 仪器
4.2.1.1 瓷坩埚:50mL;
4.2.1.2 电热干燥箱。
4.2.2 分析步骤
取2g试样,置于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称量,精确至0.0002g,放在电热干燥箱中,
于95±2℃干燥6h。转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称量后的固体物B留做测定灼烧残
渣。
4.2.3 分析结果的表述
固体物百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X1=(m2/m1)×100 ...............................(1)

式中:m1——烘干前试料的质量,g;
m2——固体物B的质量,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2.4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8%。
4.3 粘度的测定
4.3.1 仪器
旋转式粘度计:适用范围0.00001~10Pa·s。
4.3.2 分析步骤
将约400mL试样置于直径不小于70mm的烧杯中,选择测定低粘度的最小号转子。调
整粘度计的转速为60r/min。开动粘度计的电动机,20~30s后,依照仪器操作说明读
数。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4 灼烧残渣的测定
4.4.1 试剂
4.4.1.1 硫酸。
4.4.2 仪器
4.4.2.1 瓷坩埚:50mL;
4.4.2.2 高温炉。
4.4.3 分析步骤
取4.2.2中的固体物B,加1滴硫酸,缓缓加热至完全炭化。冷却至室温,加1mL硫酸
使样品润湿,缓缓加热至硫酸蒸汽逸尽。转入高温炉,于500~600℃灼烧至恒重。
残渣C留下测定重金属。
4.4.4 分析结果的表述
灼烧残渣的百分含量(X2)按式(2)计算
m3
X2=───×100 ..................................(2)
m2
式中:m2——固体物B的质量,g;
m3—--残渣C的质量,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4.5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3%。
4.5 砷的测定
4.5.1 试剂和溶液
4.5.1.1 四氯化碳;
4.5.1.2 硫酸:1→40溶液;
4.5.1.3 砷标准溶液(As0.001mg/mL):取含As0.1mg/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
度。
4.5.2 分析步骤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1g,加10mL1→40硫酸,在水浴上加热0.5h,冷却后加10mL四
氯化碳,将试样溶解,转入分液漏斗。用少量水洗涤烧杯,洗涤水也转入分液漏斗。振摇
后分出水溶液,并用水洗涤四氯化碳三次。合并水溶液,置于砷发生器中。在水浴上浓缩
至约5mL。按GB8450中2.4进行测定。
取含0.001mg砷(As)的标准溶液制备砷的限量标准液。
4.6 重金属的测定
4.6.1 试剂和溶液
4.6.1.1 盐酸;
4.6.1.2 盐酸:1→2溶液;
4.6.1.3 铅标准溶液(Pb 0.01mg/mL):取含Pb 0.1mg/mL的容液10mL于100mL容量瓶
中,稀释至刻度。
4.6.2 分析步骤
取4.4.3中的残渣C,加2mL→2盐酸润湿残渣,于水浴上慢慢蒸发至干。用1滴浓盐酸
润湿残渣,并加10mL水,于水浴上再次加热2min。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坩
埚,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混匀,稀释至刻度。取25mL该溶液,作为试验溶液(相当于
1g试样)。
在试料灰化同时,另取一坩埚,按上述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按GB 8451中第6章进行测定。
取含0.02mg铅(Pb)的标准溶液制备铅的限量标准液。
4.7 耐冷稳定性的测定
4.7.1 仪器
4.7.1.1 纳氏比色管:50mL;
4.7.1.2 低温浴槽;
4.7.1.3 电热干燥箱。
4.7.2 分析步骤
取两支50mL比色管,分别装入试样至刻度。一支放在低温浴槽内,于-2℃保持4h后
取出,回升到室温。
目测两支比色管中的试样,其透明度应无明显差别。
5 检验规则
5.1 产品应由检验部门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出厂的产品均符合标准要求,每批产品都
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生产量、件
数以及本标准编号。
5.2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各项规定检验收到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3 采样方法:采样件数应符合GB 6678中表2规定。采样时应搅拌或摇荡。然后将全
部样品混匀,取1000g分装在两只带塞的瓶内,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
称、规格、批号和采样日期。一瓶由检验部门检验,一瓶保存以备核验。
5.4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复验。复验后即使有
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不予验收。
6 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6.1 大包装用铁桶,每桶200kg。小包装用聚乙烯塑料桶,每桶5kg,10kg。封口,以免
泄漏。
6.2 铁桶或塑料桶表面涂刷“食品添加剂”字样、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毛重
、净重、生产日期和本标准编号。
6.3 贮存和运输
产品在贮运时应避免受冻。不得和有毒、有害物质混放,以防止污染。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静铨、李春兰、李立仁、戴滢。
───────────────────────────────────────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9-14批准 1991-06-01实施

附件: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