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50份非发酵豆制品中食品添加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掌握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豆制品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风险评估、安全标准制定以及其他相关监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豆制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在碱性条件下,样品利用硫酸锌去除基体干扰,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经酸化后乙醚提取,浓缩后乙醇定容,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测定。
结果: 长白山池北区共采集非发酵豆制品样品50 份,共检测食品品种三类: 分别为水豆腐、干豆腐和腐竹。监测项目为苯甲酸、山梨酸、柠檬黄、日落黄,样品总数为50 份。其中苯甲酸超标16 份( 检出限LOD: 0. 0013g /kg) ; 山梨酸超标11 份( 检出限LOD: 0. 0001g /kg) ; 柠檬黄超标12 份( 检出限LOD: 0. 00016g /kg) ; 日落黄超标1 份( 检出限LOD: 0. 00028g /kg)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 - 2011) 中,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及使用范围均有明确规定。但有些生产厂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与损害。因此,我们对长白山池北区内非发酵豆制品进行抽检,现对其中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 1 样品来源2012 年5 月9 日在长白山池北区对具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及健康证的商店或大型超市、餐饮店、零售加工店、批发市场进行采样,共抽检样品50 份。其中水豆腐28 份,干豆腐20 份,腐竹2 份。由于采样时充分考虑了居民消费量的分布,因此主要是在消费量大的环节和场所进行采样。抽检样品每份重500g,均为散装即食样品。样品经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并立即分装在冷藏箱中。
1. 2 检测项目山梨酸,苯甲酸,柠檬黄,日落黄。
1. 3 检测方法山梨酸检测环境( 温度20 - 25℃,湿度50 - 56%) 苯甲酸检测环境( 温度20 - 25℃,湿度30 - 50%) 柠檬黄检测环境( 温度20 - 25℃,湿度30 - 50%) 日落黄检测环境( 温度20 - 25℃,湿度30 - 50%) 。检验依据: 2012 版《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所使用的仪器名称: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 - 10ATVP。
2 ·检测结果
在50 份样品中,苯甲酸检出16 份,检出率为32%; 山梨酸检出11 份,检出率22%; 柠檬黄检出12 份,检出率24%; 日落黄检出1 份,检出率2%。无超标样。结果详见表1。
3· 结论
3. 1 苯甲酸、山梨酸属于防腐剂,柠檬黄、日落黄属于着色剂在非发酵豆制品中,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1) —豆制品中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所加入的定量的天然或合成的物质,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感官性状,强化营养、防止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但从表1、2 看出,水豆腐中山梨酸检出率最高,为39. 28%; 干豆腐中苯甲酸的检出率最高,为65%,腐竹中柠檬黄检出率最高,为50%; 三者中日落黄检出率最低。
3. 2 食品添加剂超标与人体健康的安全苯甲酸、山梨酸、柠檬黄和日落黄都属食品防腐剂中的化学合成物质,苯甲酸等是被企业用来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长期食用过多的苯甲酸可能导致人体肠胃功能、血液酸碱度失调。但此次监测结果发现,部分非发酵豆制品的食品添加剂超标非常严重,一些不诚信的生产者为防止产品变质,不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 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示在对50 份长白山池北区内的非发酵豆制品监测结果表明,我们地区的非发酵豆制品存在着主要卫生问题有: ①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从业人员及业主文化水平低,卫生知识缺乏,对卫生管理政策认识严重不足; ②卫生监督管理不到位,豆制品加工工艺技术简单,以分散的小作坊为主要生产方式,对生产单位进行卫生管理困难较多; ③豆制品属大众化食品,但消费者对其卫生质量和食品卫生知识缺乏,促使了不合格产品的流通。
4 ·建议
非发酵豆制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存在着食用人群范围广、豆制品销售量大等特点。因此,要求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对不合格的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进行停业整顿; 加强销售环节管理,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另外,要求我们加大宣传普及食品添加剂等卫生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